背景:毛细胞星形细胞瘤(PA)是一种良性肿瘤,在成人中很少报道。我们提出两个成人PAs (APAs)病例报告和一个文献综述。
病例描述:病例1,25岁男性,出现进行性右顶-颞部头部肿胀。头部计算机断层扫描(CT)显示多个大囊性肿瘤,并伴有中线移位。行大体全切除(GTR)。3个月无复发。病例2,一名38岁男性出现小脑症状。他的头部CT和脑磁共振成像显示在小脑区有一个囊性肿瘤。行手术GTR。3个月无复发。对PubMed数据库中先前的幕上或小脑APAs报告的检查表明,只有在次全切除病例中才会复发。
讨论:GTR或放疗,如果没有达到GTR,是减少肿瘤切除后复发的最重要因素。
毛细胞星形细胞瘤,成人,脑
毛细胞星形细胞瘤(PAs)被世界卫生组织归类为一级脑瘤。PAs约占儿童脑瘤的25%,成人脑瘤的1.5%[1]。由于在成年期诊断PAs是罕见的,文献中很少有报道。在这里,我们提出了两个成人PAs (APAs)的病例报告,并对其临床表现、切除范围和预后进行了文献综述。
25岁男性,智障,左侧偏瘫,右顶-颞部进行性肿胀。在检查中,他还表现出沟通障碍和半空间忽视。头部计算机断层扫描(CT)和脑磁共振成像(MRI)显示右侧颞、顶叶和枕部多发囊性实性肿瘤,中线移位(图1A和图1B)。右侧颈动脉造影显示右侧大脑中动脉、右侧幕动脉和脑膜中动脉分支有多条动脉供血(图1C、图1D和图1E)。进行神经导航引导下的大体全切除(GTR)(图1F、图1G和图1H)。组织病理学检查显示APA伴不同比例的压实双极细胞和疏松微囊区(图2A、图2B和图2C)。我们观察到大量嗜酸性颗粒体和罕见的有丝分裂图。肿瘤细胞GFAP阳性(图2D), CD34、p53和IDH-1阴性。肿瘤细胞核中ATRX缺失。Ki-67指数约为1%,术后改良Rankin量表(mRS)评分具有可比性。
一名38岁男性在我科就诊,表现为共济失调、眩晕和呕吐。头颅CT和脑MRI显示小脑区多发囊性实体瘤(图3A和图3B)。右侧椎动脉血管造影未见明显的供血动脉(图3C)。行手术GTR(图3D),组织病理学检查显示PA有不同比例的压实双极细胞和疏松的微囊区。我们观察到大量嗜酸性颗粒体(图3E)和罕见的有丝分裂图。肿瘤细胞GFAP阳性(图3F), CD34、p53和IDH-1阴性。肿瘤细胞核中ATRX缺失。Ki-67指数约为1%,mRS评分术前和术后相似。肿瘤切除后10年无复发。
我们检查了PubMed数据库中有关幕上或小脑APAs的既往综述或病例报告。收集了14篇文章[1-13],包括我们自己的文章(表1和表2)。报道了35例幕上APAs和33例小脑APAs。幕上APA患者中,51%为男性,平均年龄32岁(范围18-76岁),12%的病例无症状。复发率为15%,均为次全切除(STR)病例。在小脑性APA患者中,57%为男性,平均年龄为36岁(18-83岁),26%的病例无症状。复发率12%,所有病例均为STR。
Yang等人利用监测、流行病学和最终结果项目数据库[1]建立了一项队列研究,包括3014名(69.2%)儿童和1343名(30.8%)成人PA患者。在本研究中,43.5%的儿童肿瘤位于小脑区,而在成人患者中这一比例为35.3%。与儿科PA患者相比,APA患者往往有更多的额叶、颞叶、顶叶、枕叶和脑室或室旁肿瘤。肿瘤位置的分布可能与儿童患者的年龄有关。相反,在成人中,肿瘤的位置主要在幕上。我们在回顾中发现了类似的趋势。APAs通常表现为幕上窝和后窝的占位性病变。由于肿块影响或阻塞脑积水,临床症状为头痛、呕吐、恶心和乳头水肿[1]。在一些病例中,包括我们在这里描述的两个病例,术前诊断是具有挑战性的,因为基于钆的MRI只显示大的肿瘤病变和强化的囊性病变。
Johnson等人回顾了865例年龄大于19岁的患者的APA结果,发现GTR与STR或活检分析[14]相比是一个显著的生存预测因子。手术切除肿瘤是治疗的选择,目的是使肿瘤边缘无瘤,神经损伤最小。复发肿瘤通常通过额外的手术切除切除[14,15]。在这里描述的两例病例中,肿瘤血管丰富且相对较大。切除肿瘤需要较长的手术时间和输血进行GTR,使肿瘤切除困难。然而,GTR是必要的,以防止这种病理良性肿瘤的复发。
在此,我们报告了两例罕见的APAs病例,并回顾了以往有关APAs的报道。GTR或放疗,如果GTR没有实现,是减少肿瘤切除后复发的最重要因素,尽管其病理上是良性的。
我们的机构不需要道德上的批准来报道个案或个案系列。
这项研究没有从公共、商业或非营利部门的资助机构获得任何具体的资助。
所有作者对所提交的稿件都有贡献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