标志

引用

和岛D, Nagashima T, Goda T, Shimozato R, Tekeshita T等。(2022)成人绒毛细胞星形细胞瘤:2例报告和文献复习。神经外科病例启示录5:120。doi.org/10.23937/2643-4474/1710120

病例报告|vwin德赢体育网址2643 - 4474/1710120 DOI: 10.23937 /

成人毛细胞星形细胞瘤2例报告并文献复习

Daisuke Wajima, MD, PhD*, Takaaki Nagashima, MD, Toshiaki Goda, MD, Rin Shimozato, MD, Tomonori Tekeshita, MD, PhD和Tomoaki Nagamine, MD

日本岛尻下巴路冲绳县南埠医疗中心及儿童中心神经外科

摘要

背景:毛细胞星形细胞瘤(PA)被归类为良性肿瘤,在成人中很少报道。我们提出两个成人PAs (APAs)病例报告和一个文献综述。

案例描述:病例1,25岁男性,右侧顶-颞部进行性头部肿胀。头部计算机断层扫描(CT)显示多个大囊性肿瘤,并伴有中线移位。行大体全切除(GTR)。3个月无复发。病例2,一名38岁男性出现小脑症状。他的头部CT和脑磁共振成像显示在小脑区有一个囊性肿瘤。行手术GTR。3个月无复发。对PubMed数据库中先前的幕上或小脑APAs报告的检查表明,只有在次全切除病例中才会复发。

讨论:GTR或放疗,如果GTR没有实现,是减少肿瘤切除后复发的最重要因素。

关键字

毛细胞星形细胞瘤,成人,脑

简介

毛细胞星形细胞瘤(PAs)被世界卫生组织归类为一级脑瘤。PAs约占儿童脑瘤的25%和成人脑瘤的1.5% [1].由于在成年期诊断PAs是罕见的,文献中很少有报道。在这里,我们提出了两个成人PAs (APAs)的病例报告,并对其临床表现、切除范围和预后进行了文献综述。

病例报告

案例1

25岁男性,智障,左侧偏瘫,右顶-颞部进行性肿胀。在检查中,他还表现出沟通障碍和半空间忽视。头部计算机断层扫描(CT)和脑磁共振成像(MRI)显示右侧颞、顶叶和枕部多发囊性实性肿瘤,中线移位(图1A和图1B)。右侧颈动脉造影显示右侧大脑中动脉、右侧幕动脉和脑膜中动脉分支有多条动脉供血(图1C、图1D和图1E)。进行神经导航引导下的大体全切除(GTR)(图1F、图1G和图1H)。组织病理学检查显示APA伴不同比例的压实双极细胞和疏松微囊区(图2A、图2B和图2C)。我们观察到大量嗜酸性颗粒体和罕见的有丝分裂图。肿瘤细胞GFAP阳性(图2D), CD34、p53和IDH-1阴性。肿瘤细胞核中ATRX缺失。Ki-67指数约为1%,术后改良Rankin量表(mRS)评分具有可比性。

图1:病例1的图像和术中表现。
初始头部计算机断层扫描(CT) (A)和脑磁共振成像(MRI) (B)显示右侧颞、顶骨和枕部多发囊性实性肿瘤,伴中线移位。右侧颈动脉造影(C:前后视图,D:侧位视图)显示右侧大脑中动脉和右侧幕动脉有多条动脉供血。右侧颈外动脉造影(E)显示肿瘤从脑膜中动脉的分支摄取。术中发现一个厚的、血管丰富的肿瘤壁和囊肿(F)。神经导航引导下的手术大体全切除术后图像(G: MRI;H:头部CT)。查看图1

图2:病例1的病理结果。
病例1的组织病理学检查显示毛细胞星形细胞瘤,微囊区比例不同(a),紧实的双极细胞和疏松的微囊区(B)。有大量嗜酸性颗粒体和罕见的有丝分裂图(C)。肿瘤细胞GFAP阳性(D)。查看图2

案例2

一名38岁男性在我科就诊,表现为共济失调、眩晕和呕吐。头颅CT和脑MRI显示小脑区多发囊性实体瘤(图3A和图3B)。右侧椎动脉血管造影未见明显的供血动脉(图3C)。行手术GTR(图3D),组织病理学检查显示PA有不同比例的压实双极细胞和疏松的微囊区。我们观察到大量嗜酸性颗粒体(图3E)和罕见的有丝分裂图。肿瘤细胞GFAP阳性(图3F), CD34、p53和IDH-1阴性。肿瘤细胞核中ATRX缺失。Ki-67指数约为1%,mRS评分术前和术后相似。肿瘤切除后10年无复发。

图3:病例2的图像和病理结果。
病例2的头部计算机断层扫描(CT) (A)和脑磁共振成像(MRI) (B)显示小脑区多发囊性实体瘤。右侧椎动脉血管造影显示无明显的供血动脉(C)。术后MRI证实手术大体全切除(D),组织病理学检查显示毛细胞星形细胞瘤,有不同比例的压实双极细胞和疏松的微囊区。大量嗜酸性颗粒体(E)和罕见的有丝分裂图。肿瘤细胞GFAP (F)阳性。查看图3

讨论

我们检查了PubMed数据库中有关幕上或小脑APAs的既往综述或病例报告。共收集十四篇文章[1-13],包括我们自己的(表1和表2)。已经报道了35例幕上APAs和33例小脑APAs。幕上APA患者中,51%为男性,平均年龄32岁(范围18-76岁),12%的病例无症状。复发率为15%,均为次全切除(STR)病例。在小脑性APA患者中,57%为男性,平均年龄为36岁(18-83岁),26%的病例无症状。复发率12%,所有病例均为STR。

表1:幕上成人毛细胞星形细胞瘤病例系列。查看表1

表2:小脑成人毛细胞星形细胞瘤病例系列。查看表2

Yang等人利用监测、流行病学和最终结果计划数据库建立了一项队列研究,包括3014名(69.2%)儿童和1343名(30.8%)成人PA患者[1].在本研究中,43.5%的儿童肿瘤位于小脑区,而在成人患者中这一比例为35.3%。与儿科PA患者相比,APA患者往往有更多的额叶、颞叶、顶叶、枕叶和脑室或室旁肿瘤。肿瘤位置的分布可能与儿童患者的年龄有关。相反,在成人中,肿瘤的位置主要在幕上。我们在回顾中发现了类似的趋势。APAs通常表现为幕上窝和后窝的占位性病变。由于肿块影响或阻塞脑积水,临床症状为头痛、呕吐、恶心和乳头水肿[1].在一些病例中,包括我们在这里描述的两个病例,术前诊断是具有挑战性的,因为基于钆的MRI只显示大的肿瘤病变和强化的囊性病变。

Johnson等人回顾了865例年龄大于19岁的APA患者的预后,发现与STR或活检分析相比,GTR是一个重要的生存预测因子[14].手术切除肿瘤是治疗的选择,目的是使肿瘤边缘无瘤,神经损伤最小。复发的肿瘤通常通过额外的手术切除而切除[1415].在这里描述的两例病例中,肿瘤血管丰富且相对较大。切除肿瘤需要较长的手术时间和输血进行GTR,使肿瘤切除困难。然而,GTR是必要的,以防止这种病理良性肿瘤的复发。

结论

在此,我们报告了两例罕见的APAs病例,并回顾了以往有关APAs的报道。GTR或放疗,如果GTR没有实现,是减少肿瘤切除后复发的最重要因素,尽管其病理上是良性的。

道德声明

我们的机构不需要道德上的批准来报道个案或个案系列。

来源的支持

这项研究没有从公共、商业或非营利部门的资助机构获得任何具体的资助。

平等作者贡献声明

所有作者对所提交的稿件都有贡献。

参考文献

  1. Yang W, Porras JL, Khalafallah AM, Sun Y, Bettegowda A,等。(2022)利用竞争风险分析比较成人和儿童毛细胞星形细胞瘤:一项基于人群的研究。临床神经外科212:107084。
  2. Boschetti G, Santos AJ, Fermon KP, Freitas Honorio GL, Batistella G等人(2020)成人毛细胞星形细胞瘤:巴西系列。世界神经外科杂志133:e115-e120。
  3. Isabel N, Nishimoto T, Ueda T(2017) 1例初次发现后手术14年的老年毛细胞星形细胞瘤患者:一例病例研究。No Slinkie Geka 45: 707-713。
  4. Khan K, Luther E, Morrell AA, Tan SK, Eichner DG,等。(2021)复发性成人毛细胞星形细胞瘤表现为脑室和轻脑膜扩散。外科神经Int 12: 359。
  5. Lourenco EP, Nzwalo H, Sampaio MR, Varela AV(2016)绒毛细胞星形细胞瘤。BMJ病例报告2016:bcr2015213013。
  6. Muhsen BA, Ghzawi A, Hashem H, Elayyan M, Maraqa B,等(2021)成人脑岛毛细胞星形细胞瘤:病例报告和文献复习。安医学外科(伦敦)65:102300。
  7. 张丽娟,张丽娟,张丽娟,等。(2012)1例成人毛细胞星形细胞瘤。Geka新庆40:793-797。
  8. Nakajima S, Mizuno M, Sampei T, Yasui N, Yokoyama E,等。(1991)成人右侧颞叶毛细胞星形细胞瘤1例。新kei Geka 19: 689-694。
  9. Nakayama Y, Tanaka A, Kumate S, Yoshinaga S, Nonaka M(1996)脑毛细胞星形细胞瘤手术病例- PCNA染色增殖潜力的临床病理研究。《新经》48:265-268。
  10. Silva AHD, Stevens AR, Joseph J, Albanese E(2019)成人患者的多灶幕下毛细胞星形细胞瘤。世界神经外科杂志128:230-233。
  11. Tanaka T, Teshigawara, Takei J, Tochigi S, Hasegawa Y,等。(2020)老年患者毛细胞星形细胞瘤快速复发和间变性转化:病例报告和文献复习。世界神经外科杂志142:441-449。
  12. Wade A, Hayhurst C, Amato-Watkins A, Lammie A, Leach P(2013)成人小脑毛细胞星形细胞瘤:一种罕见肿瘤的治疗模式。神经科学学报(中国)155:1431-1435。
  13. Yoshida Y, Tsukada T, Hashimoto M, Hayashi Y(2011)老年大脑毛细胞星形细胞瘤1例报告。Geka新庆39:865-869。
  14. Johnson DR, Brown PD, Galanis E, Hammack JE(2012)成人毛细胞星形细胞瘤生存率:国家癌症研究所监测、流行病学和最终结果项目分析。中华神经科杂志108:187-193。
  15. Gregory TA, Chumbley LB, Henson JW, Theeler BJ(2021)分子时代的成人毛细胞星形细胞瘤:一项综合综述。CNS Oncol 10: CNS68。
  16. Bond KM, Hughes JD, Porter AL, Orina J, Fang S,等(2018)成人毛细胞星形细胞瘤:切除和复发程度的机构系列和系统文献综述。世界神经外科杂志110:276-283。

引用

和岛D, Nagashima T, Goda T, Shimozato R, Tekeshita T等。(2022)成人绒毛细胞星形细胞瘤:2例报告和文献复习。神经外科病例启示录5:120。doi.org/10.23937/2643-4474/1710120

Baidu